-->
子之之乱-抖音百科
子之之乱是发生在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的一次动乱。燕国在当时列国中比较弱小。燕王哙死,子之被杀,国土被齐国、中山国攻破,几乎亡国。赵国想吞并中山国,不愿燕国就此破灭,赵武灵王见燕国无王,于是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这就是燕昭王。 发生背景
“子之之乱”指国相子之与燕太子平之间的一场争夺王权的内乱。 东周战国时期,燕易王哙(公元前333-前314年在位)崇信儒家禅让学说,在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下(公元前316年),大集群臣,废太子姬平,而禅位于国相子之,自己反北面称臣,出居别宫。易王哙还把俸禄在300石以上的官印收回,以便让子之重新任 命各级官员,从而真正行使国王的权力。 将军市被不服,乃帅本部攻打子之,奋战十多天死伤数万人。市被转攻太子姬平。子之则以平叛为由战胜并杀死市被,还下令捉拿太子姬平。姬平微服逃往无终山,庶弟公子姬职则流亡韩国。这次燕国内乱达数月之久,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因搆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