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冈

明末著名琢玉工匠、子冈作坊创始人
陆子冈(约1522年~1592年),又名“陆子刚”,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末期著名琢玉工匠、苏州子冈作坊创始人、中国历史上首位可以在御用品上落款留名的琢玉嵌宝大师,其所制玉器被称为“子冈玉”。[3][4][1]
陆子冈出身名门,因家道中落而在幼年时期至苏州横塘学习琢玉技艺。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陆子冈学成技艺后自立门户,在苏州专诸巷创立了“子冈作坊”,主营玉石、竹、木等材料的雕刻、镶嵌业务,产品种类丰富。[3]陆子冈擅长圆雕、阴雕、镶金银丝等技艺,开设作坊期间首创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新型玉佩“子冈牌”,使得明代玉器的风格有所改变,因而得到了[jìn]绅们的欣赏,并获得在“自创品牌”的产品上落款留名的权利。[3]嘉靖四十年(1561年),陆子冈技艺已炉火纯青,其制作的一件琢有“嘉靖辛酉陆子刚制”的白玉盒,曾于1980年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被公认为是他的精品之作。[3][5]陆子冈晚年时期为僧十余年,无子嗣,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离世,其技艺被专诸巷的姚、郭、顾等姓氏弟子传承下来。[3][4]
陆子冈利用砣具[a](碾玉工具)雕玉,创造出刀雕的效果,通过减地平面技法,使雕刻出的玉石作品表现出类似浅浮雕的艺术效果。[3][7]此外,陆子冈的作品都有落款,以篆书隶书为主,有“子冈”“子刚”“子刚制”三种,刻于玉器的隐蔽处或器底、器背等位置。[7]

人物生平

陆子岗从小心灵手巧,喜爱雕刻。成年后,他选择了琢玉这一行。由于潜心钻研雕刻,技艺长进很快。在多年的琢玉实践中,他练就了一手绝技。凡其所制玉器,均富有变化,方圆扁平,意之所到,即能成器。他还大胆创新,将过去传统的“沙碾法”改革成“刀刻法”,使雕刻技艺达到了高超精美的程度,成为当时名闻朝野的玉器雕刻大师。陆子岗制作玉器时对选料不很讲究,多用新疆青玉,少量为白玉。其主要功力均放在巧作镶嵌上。凡山水人物、渔翁、婴孩等;花果植物纹水仙、松、竹、梅、荷花、山茶灵芝、石榴、桃实等。其图纹设计巧妙,刻划生动,法古真实,均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