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地减河-抖音百科
历史变迁
捷地减河开挖始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与沧州北的兴济减河相对,又称南减河。明末淤废后,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间屡次疏浚。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裁弯取直,河道近于今线。同治、光绪年间又屡次疏浚,一直维持运用。由于河道淤积,堤防失修,到1950年代初,减河泄洪能力仅为100立方米每秒。1947~1949年,解放区渤海一分区治河委员会组织黄骅、沧县对捷地减河进行疏浚。1949年后,曾于1963年、1965年、1967年和1972年对捷地减河进行整修,完成土方893.64万立方米,石方1.27万立方米,投资737.5万元。1982年7月至1985年8月完成整修堤防286公里,城镇护岸总长5659米,河道清淤37.65公里,对沿河闸、涵、桥梁也进行了维护改建重建。2000年根据水利部引黄济津输水规划方案,加固整修了南运河输水河道,捷地分洪闸也在加固整修之列。 河流简介
捷地减河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解放后新开挖的人工河道。起点位于沧县捷地村,引南运河水,沿东北方向流至黄骅县岐口入渤海。该河流的主要功能是分泄卫河及南运河汛期洪水,以减轻海河的负担。捷地减河的设计分洪流量为180立方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