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是一本由日本评论家坪内逍遥创作的长篇论文,发表于1885年-1886年,由松林堂刊印。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文学的原理,下卷详细叙述小说的技术。坪内逍遥主张小说的主脑在于表达人情和世态风俗,并认为小说的主要特征在于传奇性,对社会风俗的描写和对人生事件的展开。
《小说神髓》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用了西方近代小说发展的理论与精神。坪内逍遥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创作了长篇小说《当世书生气质》和《细君》。此外,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总论》也呼应了坪内逍遥的观点,他的作品《浮云》实践了写实精神,而尾崎红叶的“砚友社”则处于当时写实主义之显学地位。
日本,“小说”(novel)一词自坪内逍遥开始提倡,“长篇小说”(novel)、“短篇小说”(short story)和“私小说”(I novel)等语也常见于日本书报。清末,《小说神髓》的观点传至中国,使“小说”这一概念在日本普遍使用。

内容介绍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