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振汉,男,福建安溪县人,1920年5月出生。先后就读于集美高级师范学校、广西大学文史地学院,1947年4月在厦门参加共产党,曾任中共闽中厦门工委负责人,1949年由越南经香港回国,建国后曾先后任惠安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一中、福州师范学校校长。1953年经陈嘉庚先生提名调任集美中学校长、书记。在集美中学工作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委的领导下,认真执行陈嘉庚办学的方针,深受陈嘉庚的赞扬,1955年陈嘉庚在《人民画报》作《集美中学的历史与现状》的专题介绍,赞扬叶振汉校长的办学业绩。1957年,集美中学已达到近四千人的规模,实行师生住宿制,学生中侨生占五分之二,全校有76个班级。当时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gēng]带领调查组到学校蹲点调查时指出:集美中学这么大的规模,管理得井井有条,实在不容易,高度赞扬叶校长办学的成绩。1975年奉调担任集美航海学校党委副书记、集美航海专科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他不负众望,努力工作,为我国航海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叶振汉不愧为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归侨教育家。1983年病逝。 人生轨迹
其祖父为塾师,早逝。父亲务农,孝养祖母,三叔采真(另有传)。振汉兄弟姐妹6人。参山小学毕业后,得其三叔采真赞助,就读集美商校,转读集美师范,27年6月升入国立广西大学文法学院文史地专修科,在校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世界语学会主席和福建同乡会主席。 30年1月,振汉大学毕业,应聘到广西中山纪念学校教书,因有进步言论,被当局列入黑名单,不得已离桂林回闽,到大田集美商业、农林二校任文史教员。翌秋,回安溪任集美初中教员,课余,他撰写《老子的哲学》、《现阶段的变动世界》等论文,在福建《改进》杂志上发表。他自编教学提纲,选编新的补充教材,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方针政策。他兼任《安溪新报》总编辑,揭露社会黑暗,引起县长吕德超不满。32年秋,被迫投奔广西柳州实业公司经理叶采真,任集友银行柳州办事处主任兼集美公司秘书,协助叶采真筹集美学校经费。33年8月,日军攻广西,陷柳州,振汉随集美公司转移贵州边境榕江。一年后,偕妻往重庆,得到财政部会计处会计科长堂姐夫陈维罴[pí]的帮助,安排在科里任职。在此期间,振汉结识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赖某,深受鼓舞。35年8月,他随会计处迁南京,当他从亲友中得知福建地下斗争蓬勃发展时,决定回福建参加革命。 36年3月,振汉到厦门,旋由傅维葵、郑智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厦门工委负责人。他得到厦门直接税局局长陈维罴的关照,安排在局里当总务课长作掩护。8月,振汉接叶采真告警,得悉陈英才在台被捕叛党告发,即离厦往港,与泉州中心县委驻港支部负责人郑星辉接上关系,协助搞统战工作。12月,他应越南堤岸福建学校董事潘秉德聘为校长。他改革旧的教 育、教学方法,树立民主校风,深为侨胞赞赏。校内国民党顽固派借《中正日报》和《朝报》,攻击教师在课堂上“宣传共产主义”、“赤化学校”、“毒化青年”等,且指名道姓说振汉是“共匪”。38年8月17日,振汉被法国殖民政府逮捕入狱,驱逐出境。他取道汕头,潜往香港,参加“归国华侨青年回闽工作队”,于12月抵达福州,参加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任惠安一中校长。一年后,调任福建省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旋奉命合并福州的英华、陶淑、华南三所教会中学为“福州第二中学”,任副校长。不久,奉命合并闽侯师范、福州幼师、体育师范三校为“福州师范学校”,任附设师资短训班及工农速成学校第一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