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命

中国哲学家
李天命(英语:Lee Tien Ming,1945年5月5日—),男,逻辑实证主义者,哲学家、诗人。他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以批评基督教思想在香港建立了名声。李天命于2005年4月14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陈国本楼讲授《哲学分析》课程后正式退休,结束了长达30年的教学生涯。他的著作包括《李天命的思考艺术》《存在与反思》《思考与人生》《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等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人物经历

李天命早年在九龙城长大,未曾入读幼稚园。他自幼展现出对哲学的兴趣,5岁时已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中学时期,他在界限街174号的孟氏图书馆翻阅《哲学概论》,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预科毕业后,他选择报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李天命的学习生涯起始于伯特利小学,从小一年级读至小六年级(1958年小六),随后进入伯特利中学,直至1962年中四下学期因打架、逃学和考试作弊被要求退学。他于1962年插班入读德明中学中五年级,并在1964年完成中六课程。1968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修毕文学士学位,1970年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还曾在1965年至1966年担任新亚书院学生会主席。1975年,李天命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李天命自1975年至今,曾多次进行公开演讲,包括在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大会堂、香港法住文化学院、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浸会学院、香港电台第二台等地的演讲。他的演讲内容涵盖了逻辑、诗歌、思考方法、科学方法、创意策略等多个领域。其中,他在1999年3月25日在香港大学的通识讲座中批评了当世三大盲潮。这场演讲虽然超时且长达4小时半,但最终换来了听众长时间的鼓掌。
李天命的研究范畴广泛,涉及逻辑实证主义、语理分析、谬误剖析、逻辑技巧、科学法度以及创意策略。他的思考方法旨在教导人们在这个谬误丛生的世界中分清真伪。他提出的“四不架构”精巧地归纳了各种谬误,并具有独特风格。李天命认为,封闭系统是思想偏蔽和心灵盲目的主要原因,而语理分析是破解封闭系统的最佳方法。他还强调了思考、生存和面对死亡的重要性,认为确当的思考是恰当判断生死问题的先决条件。

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