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

三国时期孙权长子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三国时期孙吴的皇太子,孙权的长子,自少与士大夫子弟交往,接受经史教育,学识、德行深受儒学影响。[1][2]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登出生,[1][2][10]孙权指定徐夫人养育他。[9]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受封吴王,立孙登为王太子,为孙登挑选老师,学习各种知识、礼仪、德行。[1]黄武四年(225年)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5]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5]同年,在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后,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2]嘉禾元年(232年),孙登从武昌赶去建业劝慰因孙虑病逝而悲伤的父亲,并留在建业。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出征魏国合肥新城,孙登留守建业,管理后方事务。[5]赤乌四年(241年)逝世,时年三十三岁,谥孙登为宣太子。[1][3][11]
孙登礼贤下士,对时政多有匡弼,处理政务也谨慎得体。南宋思想家叶适评曰:“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12][13]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临终上疏》《与步骘书》。[6][7]

人物生平

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