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策,又名李策良、李智卿,小名直直,1915年冬出生在贵州省贵阳市一个普通的城市平民家庭。还在少年时代就读于贵阳达德学校男小部的时候,李策就显露了过人的天资,老师常常把他的作文当做范本贴在教室里供同学们学习。那时正是军阀混战的年代,又是兵慌马乱又是苛捐杂税,简直是民不聊生。达德学校素有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的优良传统,李策从小就受到进步思想的陶冶。当时,省长周西成查封了达德学校,贴在大门上的告示说:王若飞、刘方岳把达德学校拿去加入了法国的共产党,因此勒令中学解散,小学接收,教师 解雇。接下去的两天,黑神庙(男小校址)的大铁香炉里火焰冲天,连作业本和试卷都通通烧掉了。这件事引起了全校师生极大的愤慨,也给少年李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的什么?王若飞是很有名望的学长,他的舅父黄齐生是学校的创始人之一,刘方岳是很好很好的老师。 人物简介
李策(1915-1941) 贵州贵阳人,又名策良。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机关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组建贵州省学生救国联合会,并任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1938年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在贵阳被秘密杀害。 人物生平
1930年,李策从省立二小升入贵阳高级中学初中部读书。这期间,为了实现报效祖国、报效民族的思想,他一边勤奋攻读,一边求拜武术名师刻苦习艺。“正是少年发奋时,三更打火五更鸡”,15岁的李策每天把自己的功课排得满满的,无论读书、习武,他都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由于他品学兼优,体魄强健,待人热诚而又谦虚,为老师所喜爱,更为同学们所倾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