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6月,于1999年10月22日正式向社会开放,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民俗类专题博物馆。[1]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包括收藏古代、近现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弘扬传统文化。此外,它还承担着向大众进行思想道德、乡土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博物馆位于育才街181号,每周二至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30开放,周一闭馆。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可达。 办馆规模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自2005年5月18日起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其中包括六个展厅,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以及文物库房、办公楼等设施。馆区内绿化良好,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参观环境。
建筑特色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遵循传统规范,采用仿清园林式建筑风格。建筑群按照明清时期南方庭院的“口”字形布局,屋顶采用“歇山式”样式,窗户为传统的如意造型。建筑细节处融入了多种民俗元素,如屋檐上的“镇角兽”、大门两侧的石狮子、红灯笼以及墙面上的“万字不到头”装饰图案等,营造出浓郁的民俗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