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武

苏中武
苏中武,药学家,生药学专家,中国现代生药学主要开拓者之一。一直从事生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或参编有《生药学》、《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等12部专著;发表论文190余篇。率先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于生药学研究,提高鉴定水平;对生药学科的发展和现代化起了重要的开拓作用。

生平简介

苏中武(1917-2011),汉征,笔名惠迪堂,1917年4月5日生于浙江平阳县望鲤乡(现苍南县新安乡)玉龙口祖居。父亲苏寿康,曾在北京大学业;母亲宋慧云粗知文学,均注重子女教育。虽家境据,仍艰辛地培养苏中武兄弟姐妹六人接受良好的教育。苏中武6岁发蒙,就读于私塾玉龙公学,后相继在平阳县立第四小学高级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杭州高中肄业,1935年因病休学一学期,转入复旦实验中学高中。1936年毕业时,因家境拮据停学。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苏中武与同学等在望鲤乡创办3所小学,一面办学,一面宣传抗战。苏中武任育仁小学校长并义务兼教。一年半后,学校初具规模,教学秩序稳定,乃辞去教职,到温州永嘉县政府地政处登记员。1939年考取当时西迁至贵州安顺的前陆军军医学校药科。
抗日战争期间陆军军医学校无寒暑假,自1939年9月至1943年2月的3年6个月的时间内修完4学年的药学课程。毕业后,苏中武志愿应征为药科生药学系助教。自1943年2月至1946年6月的3年中除协助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两门课的教学工作外,完成3项生药学研究论文。1946 年春,苏中武考取公费留美,到美国军医大学进修卫生器材管理,1947年秋回国时,陆军军医学校已与军队卫生人员训练所合并为国防医学院,苏中武仍在生药系工作。1949 年5月,国防医学院部分迁台。苏借口回原籍接眷,请假于6月份从基隆乘机帆船回平阳敖江。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上海成立华东人民医学院(即第二军医大学前身),李承祜教授参加建院工作,经介绍苏中武任药科生药学系讲师,当时药科卫生器材管理课缺教师乃由苏中武兼代。至1955年药学系成立卫生器材供应教研室,苏中武乃得专任生药学与药用植物学课的教研职责。20世纪50至60年代他结合部队需要,着重于治疗痢疾以及防治血吸虫病中药的生药学研究。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文化大革命”开始苏中武被列为打倒对象,被非法监督劳动和监禁,历时数年。1971年部队学校复课开门办学,解放一部分教师,苏中武被‘解放’后再投入教学工作,审改青年教师编写的教材。1973年借调到上海第三军医大学越南留学生讲授生药学课。1978年三中全会后,第二军医大学始获安定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苏中武重返讲坛,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生导师,进入校专家组,198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