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池城址-抖音百科
麻池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政府西北约800米,古城南紧邻麻池--哈林格尔公路,又称麻池古城,是西汉时包头地区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古城郭遗址,汉代临沃县址。古城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南城略大,土筑城垣轮廓清楚,城内多残砖碎瓦类建筑材料及陶片等。城周有汉代墓葬群,墓地发现瓦当有"单于天降”“单于和亲"文字。[1] 土筑城墙除北城西南角平整土地被破坏外,其他保存较好。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北城南北长690米,东西宽720米,残墙高2米,宽约3米,夯层厚9厘米,北城南部近中,有三个大的夯土台基,台基呈品字形分布,北面两个东西相对,相距72米,位置与北城城门大体相对。夯土台基约呈覆斗状,夯基层厚0.09-0.12米,上均发现有筒瓦、板瓦残片。南城南北长600米,东西宽640米,城墙宽约4米,残墙高2-4米,最高7-8米,夯层厚0.1-0.15米,南城南墙外侧,露出筑墙时固定夹板的杠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一个,孔径10-12厘米。[1] 古城内地表散见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残片,常有"五铢"钱、铁田片、铁铲和铜镞等出土。上世纪50年代曾发现印有"万石"字样的砖。包头地区战国、秦、汉长城,多略呈方形,分布很有规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对昆都仑沟的南口,显然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从面积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积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属县一级的城址。关于麻池古城是汉代的哪一县城这一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经专家认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较南城早,与秦直道起点形制、布局相同的三个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应为秦直道终点--九原城,它也是战国、秦、汉九原,汉五原郡治所。而南城则是汉五原郡五原县城。[1]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将赵九原设为九原郡,“郡治九原县”(麻池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