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庙

明朝时期的功臣庙
功臣庙,位于安徽凤阳[1]明太祖时期为纪念功臣所建。[1]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命人在鸡鸣山下建立,入祀的有徐达常遇春等二十一位开国功臣,已死者塑其像,生存者虚其位。到清初可能已改作他用或毁坏。[2]现已没有遗存。[1]

历史沿革

洪武六年(1373年)十月丁酉,“立开平王庙于中立府皇城西”,开平王是常遇春的谥封,中立府是凤阳府在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至七年八月一年间曾用的名称。因当时功臣都在,独祀常遇春,故称开平王庙,后为开国功臣庙,简称功臣庙。洪武八年(1375年),又于功臣庙前为徐达等建开国元勋阁,列开国功臣名爵。罢建中都以后就不再在此祭祀,但庙阁尚存。清朝康熙功臣庙可能已改作他用或毁坏。[1]

太祖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