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是中国神话中太阳崇拜的核心对象,涵盖不同时期与地域的多元神灵形象,体现古代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其形象演变与农耕文明、历法制定密切相关,形成独特的信仰体系。中国的传统神话、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和宗教中的太阳神共有数位,他们分别是:帝俊、炎帝神农氏、羲和、日主、东君、太阳星君等。
帝俊
帝俊(dìqūn),又作“帝夋[qūn]”(此处俊为通假字“俊”通“夋”),“夋”这在甲骨文中实为是个鸟的形象,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天帝,这一古帝名号只见于《山海经》(在《大荒》《海内》两经中多次提到),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所写的帝夋几乎可以等于帝俊。 帝俊是上古部落首领,在神话故事中为十个太阳的父亲,羲和的丈夫,传说是一只金乌,有三足,中间一足为男根性崇拜,在汉代前后,因人们的审美及风俗的原因改为三足,故有太阳神鸟之说,现在北京日坛公园祭日壁画上的太阳神就是三足金乌。
在山东日照天台山上有一巨型石人头像,传说是帝俊头像,当地人称石祖称老祖像,老祖像历尽风雨沧桑,底座山岩上有人工刻画的太阳图案,太阳中间为原始的“祖”字,传说该石像是父系社会的始祖帝俊的化身,侧面的天台山顶是俊台,相传为帝俊。羲和祭天之处,山下尧王城(少昊之城)遗址中的墓葬都朝着天台山的方向,反映了少昊、伯益等建立的古国对祖先太阳神帝俊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