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镇为蓬莱市人民政府驻地,地处胶东半岛北端,北濒渤、黄二海,与长岛县隔海相望;是蓬莱市的三产(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大镇。[1] 内容简介
该镇海岸线长9公里,陆域面积58.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公顷,辖41个行政村,总人口9.03万人。该镇东距烟台港、火车站、机场均为70公里,西距龙口港44公里,东临蓬莱新港,有烟(台)汕(头)公路和牟(平)黄(县)公路、蓬(莱)水(集)公路等干线公路过境,境内长途汽车站客班可通华北、华南等地各大城市;镇北滨海有蓬莱港、水城港,开通了与长岛县诸岛和旅顺等港的客货滚装运输航线;电话可直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区实现了环网供电,建有220千伏和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建有电视转播塔一座、微波发射塔两座。该镇境内主要河流为画河、平山河(于东部过境)。主要矿产有玄武岩、石灰岩、火山灰等。镇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主要有庙山、泰山、赤山、黑峰台山,另有丹崖山、田横山兀立海滨。该镇辖区是胶东开化最早的地区,历为州、府、县治所,隋、唐时期就因港航事业发达而著称于世,因此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蓬莱阁,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水军基地水城,有戚氏牌坊、戚继光祠堂,有华北地区历史最久的基督教堂——登州圣会堂。此外,还有海水浴场、田横山公园等新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该镇城市化程度较高,所辖的行政村中,有14个位于市区内,占所辖行政村总数的34.1%。该镇工业基础雄厚,全镇已形成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轻纺包装、橡胶塑料、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有工商企业520家,固定资产总值8.5亿元。蓄电池、化工颜料、玛钢管件、羽绒制品等30多种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该镇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重工强农,科技兴镇”方针,以建设三产大镇和民营经济强镇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两个文明” 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当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3786吨、花生总产38吨、蔬菜总产560吨、水果总产3261吨,实现农业总收入4454元;乡村工业完成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14.5亿元,实现利润8100万元、利税1.9亿元。当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1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4.1亿元、财政收入16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372元,比上年增加453元。当年,登州镇被省体委命名为“体育工作先进乡镇”称号,被烟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称号,被烟台市委命名为“党建工作先进乡镇”称号。 二次创业
登州镇加快发展镇村工业,实施“改革、开放、科技、骨干、名牌”带动战略,重点围绕DHA智力宝、华泰制药、酞菁兰系列产品等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项目,投资8000万元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全年共签订出口商品合同4个,完成商品出口额367万美元;签订中外合资企业合同1个,总投资750万元,合同利用外资额350万美元,当年全镇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5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