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

频率在300MHz至3000GHz之内的电磁波
微波(microwave)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比其他无线电波短,介于一般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波长范围约为1米到0.1毫米,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0GHz之间。因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6][2]根据微波波长的不同,主要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波段[7]微波具有穿透性、似光性、信息性和非电离性等多个特点。[8][9]此外,微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玻璃、塑料和瓷器几乎不吸收微波。水和食物等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金属类物质则会反射微波。[10][3][6]
1873年,麦克斯韦尔(JamesClerk Maxwell)在其发表的《论电学与磁学》一文中预言了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的存在[4];1888年,海因里希·赫兹兹(Heinrich Hertz)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4];1894年,贾加迪什·钱德拉·博斯(Jagadis Chandra Bose)使用火花振荡器首次产生毫米波[11];20世纪30年代,由于波导的理论、实验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一些微波电子器件如波导管被发明出来,比短波的波长更短的微波技术开始成为一个新兴的通信手段[3];1931年,世界上第一条商用微波通信线路开通了[12];20世纪40年代左右,大多数微波电子器件都产生了,并采用了波导和空腔谐振器,而且雷达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得微波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20世纪50年代之后,微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向多样化方向迅速发展。[3][2][5]
微波最早应用于雷达,现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工农业生产、生物医学等现代科技领域,甚至能被作为一种能源使用。此外,微波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例如:在导航和测距领域,微波技术被用于提高定位精度和测量效率;在雷达探测方面,它能够增强目标检测能力。在卫星通信领域,利用微波的高速传输特性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微波技术被应用于金属的高频[cuì]火、熔炼切割,以及木材加工和茶叶干燥、面包烘焙等。此外,在生物医学方面,可以利用微波诊断和治疗疾病,如微波理疗、微波针炙、治疗妇产科病、冷藏器官的解冻等。微波技术也用于癌症的诊断和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微波炉烹[rèn]食物。[3][13][14]

定义

微波(microwave)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比其他无线电波短,介于一般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波长范围约为1米到0.1毫米,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0GHz之间。[6]在电磁波波谱中,微波在其低频段与普通的无线电波相连,而在其高频端与远红外线毗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