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鱼目

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下属目
衣鱼目(学名:Zygentoma)是昆虫纲下的一个目,原属于缨尾目,后缨尾目分为石蛃目与衣鱼目。全世界已知约550种,中国已知20种。衣鱼目昆虫俗称衣鱼,属中、小型原始无翅昆虫,以其腹部末端具有缨状尾须及中尾丝而得名。衣鱼喜欢温暖的环境,多数夜出活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分类

1758年,林奈《系统自然》中,记录了2 种衣鱼Lepisma saccharina Linnaeus,1758 和 Lepisma terrestris Linnaeus,1758,简单描述了衣鱼的鳞片、 刚毛和尾须。1844年,Gervais报道了土衣鱼Nicoletia phytophil Gervais, 1844,指明其缺少鳞片和眼的特征。1855年,Von Heyden首次报道了生活于白蚁巢的螱形衣鱼Atelura formicari Von Heyden, 1855。[2]
早期研究将石蛃和衣鱼等无翅类昆虫归为缨 尾目Thysanura。1802年,法国Latreille在其中建立了衣鱼科Lepismenae,包括了当时已发现的衣鱼和石蛃,该学名后来按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改为Lepismatidae。1873 年,英国Lubbock基于无眼的衣鱼和双尾虫建立了土衣鱼科Nicoletiadae,后经 Remington修订为只包括无眼衣鱼的土衣鱼科Nicoletiidae。1904年,德国Börner认为衣鱼是1个无翅到有翅昆虫的过渡类群,提出了衣鱼亚目Zygentoma,该名词在当时使用较少,直到20世纪 后期,大家发现衣鱼和石蛃差异明显,“缨尾目” 被逐渐弃用,石蛃目Archaeognatha 和衣鱼目Zygentoma取而代之。[2]

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