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

中国姓氏之一
唐姓,起源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宋代《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1]2021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唐姓位列2020年百家姓第25位。[2]
唐姓起源,一是出自祁姓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亦为帝尧之后。二是出自唐叔虞,为黄帝轩辕氏之后。三是出自丹朱之后,为帝尧之后,亦为黄帝轩辕氏之后。四是春秋时,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此外,也有少数民族用唐姓或改姓唐姓等。[3]
在唐氏的发展史中,有过多次迁徒。唐尧登帝位后,即率族人由河北唐县迁徒到山西临汾一带。之后历次迁徒,主要在中原地区秦汉时期,唐氏子孙开始向南方迁徒,四川浙江安徽等地均有唐姓分布。唐代中期“安史之乱”,中原唐氏迁移至四川、广西福建广东等地定居。宋代有晋昌唐氏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广东潮阳、大埔,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清初,唐姓开始进入台湾[4]
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晋阳、鲁国、北海、晋昌等,[5]堂号有晋阳堂、晋昌堂、北海堂、禅让堂、圣仁求正堂。唐姓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楚大夫唐狡和郑大夫唐苟战国时魏大夫唐雎,楚国名将唐昧;佐唐太宗定天下、画图凌烟阁的名将唐俭宋朝大孝子唐杰;明代著名画家、时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伯虎);清朝江西景德镇“唐窑”的创始人唐英,台湾巡抚唐景崧等。[6]
据2019年出版的书籍《根在河南 豫姓探源》中数据显示,当代唐姓人口约有1000余万,大约占全中国总人口的0.65%,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等省区市,其中湖南为当今唐姓第一大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