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赜

齐高帝萧道成长子
齐武帝萧[](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为龙儿,建康人(今江苏省南京),齐高祖萧道成之子,南齐第二任皇帝,在位时间11年(482年-493年)。[1]
萧赜早年在刘宋朝廷为官,屡次平乱有功,官至尚书仆射[2]随萧道成建立齐国,萧赜成为太子,公元482年即位,改年号为永明。萧赜在位期间,抚恤受灾百姓,多次实行大赦,规定了官员轮换制度,简化了丧葬祭祀礼仪。[3]萧赜注意学校教育,境内十多年间没有大的战争,被称为“永明之治”。[4]萧赜推行检籍制度,将犯人发配边疆戍守,激起民怨,于是恢复了部分户籍。外交上,萧赜与北魏互通使者,边境安定。[5][3][6]
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萧赜驾崩,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享年54岁,葬于景安陵[1]其孙萧昭业继承王位,史称郁林王[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