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蕃

林大蕃
林大蕃(1916.1-1945),又名林作为,福建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人。大田县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主要创建人。初中毕业后返乡任教,不久被推举为武陵小学校长。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武陵小学支部书记。

人物简介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武陵小学为阵地,广泛联系当地群众和各校师生,宣传抗日救亡道理,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培养青年积极分子,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年冬成立中共武陵小学中心支部,任书记。1939年春以武陵小学中心支部为基础,成立中共大田县委,林大蕃任县委书记。1940年7月入闽浙赣区党委干部学校第三期党训班学习。结业后,在中共闽江特委的直接领导下,积极投入开辟游击根据地的斗争。相继建立游击基点村,组织农民自卫队,并在这个基础上组建了大田第一支游击队。1942年2月任中共闽中工委书记兼组织部长。1943年余维新被捕牺牲后,林大蕃奉命率领游击队恢复南(平)沙(县)尤(溪)游击根据地。1945年5月,闽中工委改建为中共闽西北特委,林大蕃任特委书记兼闽西北挺进游击队政委。抗战刚刚取得胜利,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六、第七、第八团就纠集闽西北各县保安队和特务武装,对闽西北游击区发动残酷的“清剿”。同年9月30日,林大蕃率领的武装工作队在永安西洋的黄春洋遭受敌军伏击,林大蕃在激战中不幸胸、腿中弹负伤,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生平经历

林大蕃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林大蕃9岁开始读私塾,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上大田县立初中。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升学,回到家乡大田武陵小学任教,不久被推举为校长。民国26年春,在林大蕃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大田县第一个党支部----武陵小学党支部书记。民国28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派员指导组建中共大田县委,林大蕃任书记。当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林大蕃以学校为阵地,通过开设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组织“读书会”、“同学会”、“儿童团”,广泛联系当地群众和各校师生,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吸收了肖冠槐、郑超然、林志群、林大森等18名热血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了中共武陵中心支部;林大蕃任支部书记。后大田中共党组织归属中共福建省委领导,成立了中共大田县委,林大蕃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