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苦菜

菊科毛连菜属植物
滇苦菜(学名Picris divaricata Vaniot)[1],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尖刀苦马菜、野莴苣、滇毛莲菜等,属菊科毛连菜属。它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等地区,生长于山坡草地、林缘及灌丛中,海拔1400~2540米。其花果期4~11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2]

形态特征

滇苦菜,二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
部位
形态特征
垂直直伸,有分枝,生多数须根。
直立,自基部或下部多次不等二叉状长分枝;茎基部或上部被白色分叉钩状硬毛,向上毛稀或几无毛;
叶几全基生,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5~20毫米,顶端急尖或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渐窄成翼柄,长达4厘米,两面被硬毛及钩状硬毛,沿中脉及叶缘较密,边缘浅波状微尖齿、浅波状或全缘;茎生叶少或几无,线状披针形,基本无柄,半抱茎;最上部枝叉处的叶最小,有时呈钻状
头状花序单生分枝顶端;总苞钟状,长1厘米,总苞片3层,背面沿中脉有1行硬毛,中外层线形、长三角形或披针形,长2-4毫米,内层线状披针形,长1厘米;舌状小花多数,黄色,舌片先端5齿裂
瘦果长椭圆形,红褐色,长4.5-4.8毫米,弯曲,有14纵肋,无喙;肋上有横皱纹

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