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洞遗址

八仙洞遗址
八仙洞遗址,位于台湾台东县长滨乡,是一座位于公路旁的巨大岩石山[yán],高约380公尺,面海之峭壁上有数十个被海水冲蚀而成的洞穴。根据考古发掘的报告,该遗址的年代在距今约3万年至5千5百年之间,为台湾旧石器时代之长滨文化的代表。

地理概况

台湾史前文化的发展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延亘了至少1万5000年。这些史前文化分布在全台各地,散布在一千多个不同环境的遗址中。其中,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滨文化,是迄今在台湾所发现最古老的文化,其文化特征为使用打制砍砸器,未使用陶器。而第一个挖掘到这个文化的遗址,正是八仙洞遗址。
八仙洞遗址外观
八仙洞位于台东县长滨乡三间村一座面海的集块岩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数个海蚀洞穴。1968年至1970年之间,任教于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的宋文薰,带领一个考古队在八仙洞若干的洞穴中,做过五次考古发掘。发掘结果不但找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而且在洞穴堆积的底层发现非常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经命名为“长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