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卡族,是非洲东北部南苏丹共和国的第一大民族,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的中支,使用丁卡语,主要居住在南苏丹白尼罗河流域,多信万物有灵,部分人信奉基督教,[1]丁卡族人人口超过150万。[2][a] 10世纪前,丁卡族就已在南苏丹这一地区生息繁衍。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牛、羊,逐水草而居;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玉米、高粱、烟草和蔬菜等;沿河滩居住的,则以捕鱼为生。还有少数人在种植园或工厂、矿山劳动。仍沿用部落组织,部落内部按父系分成若干群体,每个群体组织严密。男子进入成年,要举行严格仪式。15世纪前,丁卡族占据苏丹中部的杰济拉地区,在受到来自北方奴隶掠夺的威胁后,他们被迫迁向南方,在迁移途中因争夺领地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居住在琼莱州的当代丁卡族被分为北部和南部集群。南部的丁卡族与北部的丁卡族被洛乌—努尔人和加瓦尔—努尔人的领地分割开来,这是由努尔人在19世纪的侵略过程中造成的。从1960年代初开始,在丁卡族迁往雨季居住地时,南部的穆尔勒人便会在此抢夺他们的牛,这也引发了二者的冲突。直到2020年2月初,丁卡族和努尔族民兵领导人在波克塔普(位于杜克县)会面,双方决定暂时搁置两方的对立,以便对穆尔勒族采取联合行动。[3][1] 丁卡族是非洲最具民族特色的部落之一,也是接触西方生活方式最少的民族之一,他们的世界全部集中在牛上,牛对丁卡人来说也具有宗教意义,牛是首选的祭祀动物;此外,牛还作为族人的婚姻习俗聘礼。[4]
名称由来
丁卡是由外来者发明的,没有人知道这个词的起源。被称为“丁卡” 的人实际上称自己为“Muonyjang”或“Jieng”。在丁卡人中,只有受过教育的少数人知道他们被称为丁卡。丁卡一词的发音源于术语或名称Deng。人们实际上称自己为“Muonyjang”,意思是人民的人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