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通(?-960年),字仲达,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五代后周军事将领。[1]
韩通在未满二十岁的时候就应募从军,因身强力壮,勇于作战,被提拔为骑军队长。后晋时期,他投靠了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并在多场战役中立下战功先后担任国子祭酒、检校左仆射等职。乾祐[yòu]元年(948年),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韩通被提升为奉国指挥使。乾祐三年(950年),郭威任邺都留守兼枢密使,刘承祐因忌杀大臣,郭威被迫起兵,代汉建周。在这一政变过程中,韩通作为手握兵权的军事将领之一,推波助澜,起了促进作用。郭威即位后,韩通任奉国左第六军都校,领雷州刺史。广顺(951年—953年)初年,韩通累迁至永、睦二州防御使。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韩通屡建奇功,官至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柴荣去世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韩通打算组织军队抵抗,但为王彦升所杀。赵匡胤[yìn]即位后,追赠韩通为中书令。[1][2][3] 人物生平
应募从军
韩通在未满二十岁的时候就应募从军,因身强力壮,勇于作战,被提拔为骑军队长。后晋开福元年(947年),辽国的军队攻打开封城。那时,河东节度使刘知远[a]在晋阳[b]称帝,韩通便投靠了他。辽国军队撤退后,韩通又跟着刘知远回到了开封。因为他在攻打杜重威的战役中立了功,所以被任命为国子祭酒。等到后汉正式建立后,他又被提升为检校左仆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