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部队

1939年日本创立的化学部队
关东军化学部第“516”部队,又称齐齐哈尔研究所、“满洲”第五一六部队,是于1939年成立的专门从事化学武器的研制和训练的部队,隶属于关东军司令部。[4]
1931年,日本军控制中国东北以后,伪满洲国成为日本化学战项目的中心。1933年,日本习志野军校的一名军官被派到长春的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任务是监督关东军各个部队的化学武器试验。1937年,关东军最高司令部在齐齐哈尔建立了关东军技术部。1939年5月11日,关东军技术部化学兵器班独立,称为关东军化学部,并于当年8月在中国东北设立了派出机构,称为齐齐哈尔研究所,又名516部队。在日本国内,516部队又称为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直属日军参谋本部。日本战败投降前夕,为避免罪恶泄露,曾下令将“516”部队存放的毒弹掩埋,并将与之相关的文件进行销毁,以隐匿罪责,逃脱惩罚。516部队下设五个课,即总务课;第一课:负责毒气探测和毒物合成;第二课:负责毒气防护研究;第三课:负责毒气治疗研究;第四课:负责化学剂研究。[5][6]
516部队在中国东北疯狂实施活人毒气实验与实战演习,残害中国军民是一支披着科学研究外衣,专门从事杀戮中国人民的恶魔部队。日本投降前将库存化学武器就地掩埋处理,从而造成在齐齐哈尔市不断发现日本化学武器的伤害事件。“516”毒气部队遗址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2022年8月15日,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成员名册首被公开。[5][6]

名称来源

516部队原名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隶属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1939年5月从沈阳日本关东军化学部改换名称,称为齐齐哈尔研究所,移驻齐齐哈尔市东郊1941年,关东军总司令下令全军所有部队及机关都以番号命名,称“516”部队。在日本国内,516部队又称为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直属日军参谋本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