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明

单弦演员
赵玉明(1929年5月2日-2020年7月20日),中国著名曲艺演员,生于北京,是赵松山的长女。[1][2]她是谭派单弦艺术的杰出代表,[3]同时精通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弹词等多种曲艺形式,享有全能曲艺家的美誉。赵玉明的代表作品有《打渔杀家》《祥林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和《五湖四海有亲人》等。[4][5]她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弦牌子曲(含岔曲)”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并于2018年10月7日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2020年5月底因意外摔伤,7月20日凌晨4时逝世,享年91岁.[6][7]

人物经历

赵玉明1929年5月2日出生于北京,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自幼跟随父亲赵松山学习京韵、梅花大鼓,6岁时已随父亲在大宅门里唱堂会。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与侯宝林高凤山等艺人开始走街串巷演出以补贴家用。10岁起,她背着大鼓在街头卖艺求生,13岁时走进了北京天桥的杂耍园子,14岁进入桃李园坤书馆正式演唱鼓曲。1941年,她曾短暂地跟随魏宝华学习奉调大鼓及乐亭大鼓,但1949年后未再公开演唱。1942年,赵玉明拜王文瑞为师,后以正式演员身份进入书场演唱。1952年,她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演播队的考试,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增芬孙书筠等大家共事,演唱过新梅花调、西河大鼓单弦等曲种。1956年,赵玉明拜单弦名家谭凤元为师,专攻“谭派”单弦艺术。五十年代末期,她与马增蕙一同学习苏州评弹,拜师弹词名家杨振言并向弹词音乐家周云瑞先生学习琵琶,以普通话演唱苏州评弹,为南北曲艺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玉明
1972年,赵玉明因天津市曲艺团缺少单弦演员,被调入该团,直至退休。在天津市曲艺团期间,她辅导了刘秀梅、崔伟丽等现任中生代曲艺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她曾在五七干校劳动。退休后,赵玉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致力于曲艺艺术的传播。2003年元月,她荣获“曲艺事业终身贡献奖”及“松龄鹤寿德艺双馨”奖牌。1997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回忆录《艺苑寻踪:赵玉明从艺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