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钢焰-抖音百科
魏钢焰(1922年1月23日-1995年2月19日),[2][3]原名魏开城,笔名岗岩、李冰,祖籍山西繁峙,生于太原,[1]中国当代诗人、散文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37年加入中共,历任八路军、抗大文工团等多个职务。 人物介绍
1933年夏入太原成成中学读书,并参加救亡活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宣传队,当音乐教员,创作歌曲,战斗在太行西线。1940年秋至1941年冬在太行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42年后一直在部队做宣传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主要在野战军政治部做宣传工作。1949年冬随部队到新疆,1950年创作的话剧《模范党员吴保林》是其处女作。1952年随军到西安。1953年参加大军区临时组织的西北解放战争的电影剧本创作组后,开始了文学创作。斯大林逝世后,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第一首诗《宣誓》。1956年转业,到西安作家协会任《延河》副主编。1958年离职从事专业创作,到陕南深入生活,创作了许多优秀散文和诗歌。《船夫曲》和《红桃是怎么开的》等作品感情真挚,笔调热烈奔放,强烈地跃动着时代脉搏。1964年至1973年,曾三次去大庆油田深入生活,创作了反映石油工人生活的作品。1979年以后先后去广西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新疆建设兵团、安徽淮北矿区及大庆等地采访、写作。后为作协陕西分会专业作家,继续写作散文、诗歌、评论、回忆录等。1995年2月因心脏病病逝于西安。 主要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船夫曲》、《绿叶赞》、《艳阳漫步》、「你,浪花里的一滴水」等,另外还有诗集《赤泥岭》、《灯海曲》。《宝地·宝人·宝事》是由《竹条沟》,《妙诗满田流》、《旗手赞》三个短篇组成,写于1958年。作品取材于商雒[luò]地区农村见闻。散文洋溢着振奋人心的艰苦创业精神,却不显浮夸之风,是1958年散文创作领域里的一朵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