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煖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军事家、纵横家
庞煖[a](生卒年不详[5]),又名庞焕[1]、庞子[2]、庞援[3],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军事家和纵横家。[4][6][7]
早在赵武灵王时,庞煖就曾经与武灵王论兵,为武灵王阐释了“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含义。[8]公元前243年,廉颇投奔魏国后,庞煖继任为赵将。燕王为报复鄗代战败[b]的耻辱,发动军队攻打赵国[10][11]公元前242年,庞煖率赵军破燕军,杀燕将剧辛,俘虏燕军二万人。[12][8][13]公元前241年,庞煖任赵、楚、燕、韩五国联军统帅,率军伐秦,但无功而返。转而攻打齐国,攻取了饶安。公元前240年,庞煖又亲率大军北上抗秦,在太行山密林深处,设兵埋伏,乱箭射死了秦将蒙骜。公元前236年,庞煖攻燕,攻下貍(今河北任丘东北)、阳城(今望都东)两地。[10][5][8]战后不久,庞煖因积劳病逝。[11]
《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著录有《庞煖》三篇,纵横家著录有《庞煖》二篇。[7][10]史学家钱穆[c]曾评价庞煖“习纵横之术而言兵,为人将帅,殆犀首甘茂之类也。”[5]

人物生平

早期受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