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韭

百合科葱属植物
野韭(拉丁学名:Allium ramosum),别名山韭、野韭菜、哲日勒格-高戈得,是石蒜科葱属植物。[2][5]其生长于海拔600~3500米的山地,适宜于壤质棕钙土、栗钙土,[7]喜冷凉,耐霜冻[8]其分布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蒙古也有分布。[6]
野韭具有横生的粗壮根状茎,略倾斜。鳞茎近圆柱状;鳞茎外皮暗黄色至黄褐色,破裂成纤维状,网状或近网状。叶三棱状条形,背面具呈龙骨状隆起的纵棱,中空,比花序短,沿叶缘和纵棱具细糙齿或光滑。花葶圆柱状,具纵棱;伞形花序半球状或近球状,多花;花白色,稀淡红色;子房倒圆锥状球形,外壁具细的疣状突起。其花果期为6月底到9月。[6]
野韭是可食用的野生植物,[9]其富含多种营养元素。[10]野韭的全草可入药。[11]其味咸,性寒、涩。主治腹胀,腹泻肠炎。有温暖中焦,调补脾胃的作用。[12]野韭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9][13]2013年,野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等级为无危(LC)。[14]

形态特征

野韭具有横生的粗壮根状茎,略倾斜。鳞茎近圆柱状;鳞茎外皮暗黄色至黄褐色,破裂成纤维状,网状或近网状。叶三棱状条形,背面具呈龙骨状隆起的纵棱,中空,比花序短,宽1.5-8毫米,沿叶缘和纵棱具细糙齿或光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