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福寺塔,也称千佛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老城南明福寺内,[1][2]始建于隋仁寿四年(604年),由滑县居士杜明福捐出家宅兴建。唐朝宝历二年(826年)增建福寺塔,后历经战乱,明福寺殿堂已毁,唯有明福塔存,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3]明福寺塔为砖石结构,密檐八面,原高九层,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民国十八年(1929年)募捐修葺,复修时改为七层,至今保存完好。2001年6月25日,明福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

历史沿革

隋文帝仁寿四年,滑县老城西南隅建起一座寺院即明福寺,后经陆续扩建,规模达到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370米,其殿堂之辉煌,闻名于郡,因而被誉为滑台名刹。唐代宝历二年又于寺内增建一座九层密檐式砖石结构的佛塔,明福寺声名远播。历经战乱后,殿堂已毁,唯古塔尚存。可惜又遭雷击,这座塔的上部四层又轰然垮塌。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民国年间修复以后的明福寺塔,已由原来的九层改为七层。1963年1月20日,明福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明福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3月,滑县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和城关镇九街村群众自筹资金6万元,邀请河南省文物建筑设计保护中心对明福寺塔破坏程度和修复工作进行了全面勘探、测绘和评估,同时积极向国家申请拨款维修。2006年国家文物局下拨50万元专款,并指派国内具有权威性的北京锦华古建筑园林工程公司,对明福寺塔进行了全面修缮,使明福寺塔重现雄姿。
明福寺塔

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