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1733年路易十五等指挥的战争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War of the Polish Succession,1733年-1738年),是欧洲诸强国以帮助波兰确立国王为名号,而满足自身利益的战争。其肇始于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驾崩后,波兰王位空悬所致的王位争夺战。而最终演变成为统治法国西班牙两西西里王国的波旁王朝与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战争。

战争简介

1733年2月,波兰国王、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病故。一部分贵族在俄国奥地利支持下,企图选举奥古斯都二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克·奥古斯都二世为波兰国王,并决定把波兰的属地库尔兰送给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娜的宠臣E.J.von比伦,以酬谢俄国的支持。但波兰多数贵族一致提名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列琴斯基为王位继承人。列琴斯基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岳父,得到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持。1733年9月12日,列琴斯基以绝对多数票当选波兰国王。随之爆发了以西班牙、撒丁、法国为一方,以俄、奥为另一方的战争。俄军占领华沙,列琴斯基逃到但泽(今格但斯克)。10月5日,俄军强迫波兰议会选举弗里德里克·奥古斯都二世为波兰国王,称奥古斯都三世。1734年5月29日,俄军攻陷格但斯克,消灭法国军队1500人。列琴斯基逃往普鲁士。1735年10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初步和约,双方承认奥古斯都三世为波兰国王。1738年,法国奥地利正式签订《维也纳和约》。
奥古斯特二世登基

战争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