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之恋》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代表作之一,也是她最有影响的剧本,[1]小说文本创作于1958年。[2]
《广岛之恋》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至三部分讲述1957年的8月,一位法国女演员“她”来到遭原子弹轰炸过后的广岛拍摄一部关于世界和平的电影,在广岛邂逅了日本男人“他”,就此展开一段刻骨铭心的短暂爱情,也引起“她”对往日在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初恋回忆。第四和第五部分便是对“她”在纳韦尔痛苦生活的回忆,对过去的回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并隔开了现在的叙述。[3] 《广岛之恋》有着强烈的道德意义,玛格丽特·杜拉斯站 在自己的角度反思社会道德的局限性,控诉战争的不道德,[3]在《广岛之恋》中围绕着发生在广岛的恋情展开了对战争和人性的拷问,对社会道德的批判,剧本把弱小个体的爱情置于广岛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中,通过叙述发生在道德边缘的爱情对社会道德进行了质疑和反思,衷心地呼唤一种以爱为核心的人类的新秩序。[4] 内容简介
剧本讲述了一个法国女人和一个日本男人发生在广岛的恋情。在广岛恋情的表层之下隐藏着女主人公在二战时期的爱情创伤,两段爱情彼此呼应。32岁的法国女演员来到广岛拍一部关于和平的电影,在她即将离去的时候,她与一位日本男人邂逅并产生了爱情。这样的爱情勾起了她对另外一段爱情创伤的回忆。十二年前在法国的纳韦尔,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她爱上了一个德国士兵。爱情使他们迷失,他们忘掉了祖国、忘掉了战争、忘记了亲人、忘记了界线。法国女演员那时叫丽娃,她逾越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自己祖国的法定的敌人——侵法的德国士兵恋爱、约会,他们共同期盼着战争的结束,期盼着美好的婚姻生活。可是就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她的德国情人前来和她约会时被法国人打死了。她是同胞心目中的耻辱,人们剃光了她的头发把她关进了地窖。她的家庭也为此蒙受耻辱。痛苦之极的她一度陷入疯狂,当她被从地窖里放出来的时候,人们说和平了,可是战争的创伤却无法从她的心头抹去。在经受了痛苦和耻辱之后,丽娃试图忘却,试图生活下去。十二年之后为了拍一部关于和平的电影她来到了广岛,并且和一位家住广岛、曾经在二战时期外出打仗的日本男人邂逅、相恋。法国女演员的个人经历和广岛的历史悲剧重合了,灾难与灾难遥相呼应。在这样一个历史悲剧发生过的地方她为广岛的厄运而哭泣,为遭受不公平命运的人们哭泣,为摆脱痛苦的回忆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