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痘病毒

基因组呈线性的病毒
山羊痘病毒(GPV)属于痘病毒科下的羊痘病毒属[1],是一种能够感染山羊的病毒[2]

形态特征

山羊痘病毒的基因组呈现线性结构,长度约为150kb,包含147个开放阅读框。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受损皮肤、呼吸道吸入以及媒介传播等。山羊痘病毒具有一定的耐受力,能够在干燥环境中生存数月,甚至在高温下也能短暂存活。然而,它对一些常见的消毒剂如酒精和KMnO₄较为敏感,这些物质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杀灭病毒。

病毒特性

山羊痘病毒主要感染山羊,尤其是幼年山羊最为易感,感染率高达100%。病毒在群体间的传播速度较快,但在不同羊群之间的扩散相对缓慢。山羊痘病毒对干燥环境具有较高抵抗力,干燥痂皮中的病毒能存活3至6个月,即使在100℃的高温下,也能够存活约5分钟。此外,病毒对常用的消毒剂有一定抗性,但500mL/L的酒精和0.1g/L的KMnO₄可在一小时内将其灭活。病毒对乙醚氯仿较敏感,反复冻融不会显著影响其活性。山羊痘病毒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繁殖并形成痘斑和结节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