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

湖南民歌
《浏阳河》是由徐叔华作词、朱立奇和唐璧光作曲的湖南民歌,[2]最终版本于1971年秋完成。[5]这首歌自创作以来,相继有多位演唱家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包括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1]《浏阳河》的调式为五声民族调式,旋律以5(Sol徵)、6(La羽)、1(Do宫)、2(Re商)、3(Mi角)为主,其中5为主音,结束音在D上,所以是D徵五声调式。[6]
1950年,徐叔华看到农民在土改分田后踊跃上交公粮的场景,深受启发,于是创作了歌舞剧《双送粮》,《浏阳河》便是其中的第三段。剧本情节源于生活中爷孙俩推送公粮小车陷入水沟,与青年人之间发生的故事。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访问湖南并提出联欢时演唱湖南民歌,接待方经斟酌后,将《双送粮》第三段单独抽出,以首句“浏阳河”为歌名演唱,由此,《双送粮》的词与《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被“组装”成民歌《浏阳河》。1971年8月,年近八旬的毛泽东在南方视察时欣赏了《浏阳河》的转播,称听不够这首歌曲。[2]
《浏阳河》的曲调优美婉转,带着浓郁的湖湘风情,已经成为浏阳的一种文化符号。[6]在2019年,该曲获得“唱响70年,我喜爱的湖南金曲”评选活动金曲奖。2019年12月,入选了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十佳歌曲。[6]此外,《浏阳河》还被选编进国家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全国统编教材音乐课本。[7]

音乐制作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