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昌

明朝时期的官员
徐景昌(1390年—1439年),明朝军事将领、定国公。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孙、徐增寿之子、明成祖朱棣之妻仁孝文皇后的侄子。[1]

人物经历

徐景昌是明朝的开国名将徐达的孙子,其父为定国忠愍公徐增寿。
徐增寿因在燕王朱棣起兵时暗中相助而被建文帝朱允炆处死。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并在永乐二年(1404年)追赠为定国公。随后,明成祖召见年仅十五岁的徐景昌,赐名“景昌”,让他承袭定国公爵位,授予钦承祖业推诚奉义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等头衔,并给予每年二千五百石的俸禄,其子孙得以世袭。明成祖还命令吏部慎重挑选名儒对他进行教育。徐景昌自幼聪明好学,跟随丰城人丁秀学习,表现非常恭谨。
永乐四年(1406年),徐景昌被任命为掌管左军都督府。同年,汴河泛滥,他被命令代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