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和泰

德裔俄籍学者
钢和泰(德文名:Alexander von Staël-Hostein, 1877年1月1日-1937年3月16日),德裔俄籍学者,他在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佛学研究和印藏研究领域,影响较深。[1][2][3]
1891年,钢和泰被送进了爱沙尼亚多尔帕特的科尔曼高级文科中学读书。1897年,21岁的钢和泰继承男爵爵位。1904年,钢和泰男爵从牛津回到了俄罗斯,进入俄罗斯帝国外交部任大使随员[a][3][4]1917年,钢和泰来到北京。[5]1918-1929年,钢和泰任教北京大学,讲梵文、藏文和古印度宗教史等课程。之后转任哈佛大学中亚语文学教授。[4]1937年3月16日,钢和泰去世。[2]

人物生平

1877年1月1日,钢和泰出生在时属沙俄帝国的爱沙尼亚波罗的海地区特斯塔玛的家族领地。少年时代的钢和泰从小在家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除了母语俄语之外,很早就学会讲德语法语这两门语言。1886年,9岁的钢和泰要离开家庭,接受学校教育。[3][6]
1891年,15岁的钢和泰被送进了爱沙尼亚多尔帕特的科尔曼高级文科中学读书。[3]1896年,钢和泰20岁,从多尔帕特到德国柏林大学,师从韦伯和葛尔德纳学习多种东方语言。1897年,21岁的钢和泰继承男爵爵位之后,人们都叫他亚历山大·冯·斯太尔霍尔斯坦男爵(Baron Alexander von Staěl-Holstei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