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信祠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古建筑
纪信祠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民主东路,全称汉忠烈纪将军祠,又名天水城隍庙。[2]始建于元,初为成纪县衙,明初改建为城隍庙。后经历代重修,形成了三门四进二十一座殿的规模。清代民国时期亦有扩建维修,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3]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纪信刘邦大将,荥阳之役中,项羽围困刘邦。生死关头,纪信挺身而出,假扮刘邦从东门诈降项羽,被活活烧死。刘邦与从众出西门逃脱,得以建汉立业。纪信将军大义凛然,舍生取义,无论是古代君王还是黎民百姓都十分尊崇这位忠烈将军,而集追念与教化于一身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神”化。于是纪信将军就成了扬善惩恶、保佑一方城池的城隍爷,被世人供奉,跪拜,日日奉以香火,经久不衰。[4]
纪信祠,元、明、清古建筑并存,集艺术、科学、宗教、历史、民俗于一体,是天水境内仅存的两处元代古建之一,历经岁月沧桑,更显弥足珍贵。纪信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之后,纪信祠作为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曾是天水主要的公共文化场所。2004年,天水市在对城隍庙大殿进行维修过程中,在大殿西面墙壁上发现一组明代珍贵壁画。以表现城隍出巡情景的这组壁画,面积约25平方米左右。从壁画上“天启五年三月初三·张登”的字样来看,这组壁画应该是明代的文化遗存。因而它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证明了天水城隍庙也就是纪信祠久远的历史。无论是大殿、五凤楼,还是门口的牌坊,从其斗拱、飞檐和整体构造都不难看出,纪信祠的建筑级别是相当高的。尤其是五凤楼,通常出现在皇室宫殿的建筑中,明朝始用于宗祠之中。由此可推测,极有可能因纪信是秦州人,初设城隍庙时便加入了宗祠建筑的五凤楼,这也就解释了其他地方供奉神为纪信的城隍庙没有五凤楼建筑的原因,也是对清人董平章联中“神生成纪(今天水)地”的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