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寺

北京西城区的寺庙
1
4
广济寺为中国佛教中心,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以及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北京“内八刹”之一。[3][1]现任住持演觉法师[4]
广济寺初名西刘村寺,创建于金代[3]元朝时,西刘村寺改称报恩洪济寺,元朝末年毁于战火。明代天顺(1457-1464年)初年,山西僧人普慧、圆洪等法师云游至此,在这里募集资金,于废址上重建寺庙。明宪宗于成化二年(1466年)下诏命名为“弘慈广济寺”。[5]民国年间,寺两次遭火灾,又两次重建。解放初期,政府拨款将全部寺舍修复,此后又两次进行全面修缮,使之得以保存古寺原貌。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会址便设在北京广济寺。[2]1983年,国务院确定北京弘慈广济寺为全国重点寺院。[3]1984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广济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广济寺占地2.3公顷,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中轴线上以此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圆通殿、多宝殿,东西两路有云水堂、净业堂、持梵律殿、戒台、延寿堂等建筑。[3]广济寺保存了众多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包括佛像、壁画、碑刻等。另外供奉着不少明清时期的佛像,寺内还收藏了不少珍贵的佛教经卷、碑刻等文物。[6]广济寺珍藏的佛教经典十分浩繁,仅图书室就有23种文字、10多万册佛教经典著作,收藏的《大藏经》就有12种版本,是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历史沿革

广济寺初名西刘村寺,创建于金代[3]据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大学士万安所撰《弘慈广济寺碑铭》记载:都城西大市街北,有古刹废址,相传为西刘村寺。清初余宾硕所作《喜云慧大师传》中称:“按宋末有两刘家村,在西者为西刘家村,村人刘望云,自谓天台刘真人裔孙,得炼气法。一日,有僧号且住者过之,望云出迎,求其说法。因为之建寺,曰西刘村寺。”这就是史书上关于广济寺缘起的记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