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勇忱

革命党人
姚勇忱(1880—1915),浙江湖州人。早年应秋瑾之邀,赴绍兴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任职,后加入光复会,和王金发等密谋起义。1907年,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大通学堂遭清政府搜查,秋瑾不幸被逮捕杀害,姚勇忱连夜撤离。1915年,姚勇忱被袁世凯秘密杀害。柳亚子为姚勇忱题写悼诗:绝代佳人姚弋仲,可怜生死徇田横[1]

人物生平

姚勇忱祖辈乃乡间大户,父亲曾做过一段晚清小吏,家境颇殷,在织里老街置有一处相当气派的的宅屋。姚勇忱与胞弟姚定忱,就出生在这宅屋里。据说,宅屋的位置,就在当年老街横跨织溪(流经老镇区的河道)的木廊桥[],朝南一字排开,有“三楼三底四进深”的规模。如今,时世沧桑,随着织里新镇区的勃兴和日益繁荣、老街疏落,那处屡经拆建的姚氏故居,也早已旧迹无痕了。
15岁那年,姚勇忱父、母先后去世,他挑起了支撑家庭与抚养幼弟的重任;22岁上娶妻生子,取名长麟(也叫“长龄”)。
1904年,姚勇忱离开织里,去杭州就读于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自此接触革命思潮,矢志救国而义无反顾。期间,为着不使妻子担惊忧惧、遭受连累,姚勇忱主动与之离婚,并将胞弟和长麟陆续携出,跟同自己居无定所地颠沛流离。他牺牲以后,长麟被寄托收养,却在抗战流亡中意外失踪——烈士身后,竟无直嗣,这是何等地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