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肝肿瘤外科组成,组建于1968年。前身是1968年设立的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肿瘤小组,1969年正式成立中山医院肝肿瘤小组,并设病房。
1978年改名为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室,开始分为病房和实验室两个部分。其后不断发展壮大,1988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隶属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校合并后,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

基本内容

肝癌研究所是我国最主要的两个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之一,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肿瘤学)、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肝脏肿瘤学)以及上海医科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学科(肿瘤学)、上海医科大学“985工程”重中之重学科。
临床特色是肝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近年又相继开展了肝癌术后复发的手术再切除、冷冻、微波、超声介入、以及生物治疗等特色项目。自1995年开始以"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研究"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治疗研究,探索肝癌术后复发的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延长肝癌病人的生存期,改善预后。已积累近4000例肝癌诊疗经验,最早开展小肝癌诊治、复发后再切除和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5年生存率达60-70%,迄今所治肝癌病人生存超过5年有368例,生存10年以上有112例,生存最长已达38年1例,居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