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海战

1942年今村均指挥的战役
泗水海战,又称爪哇海海战,发生于1942年2月27-2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为占领荷属东印度而进行的一场海战。由荷兰美国英国和澳洲舰只组成的盟军舰队在此战中大败,两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被击沉,2,300人阵亡;日本方面则有一艘驱逐舰受损,36人阵亡。此战是1916年日德兰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水面舰艇之间战斗。盟军舰队指挥官荷兰海军少将卡雷尔·杜尔曼在战斗中阵亡。此战的后果包括在爪哇周围的几个小规模行动,包括较小但同样重要的巽他海峡海战。这些失败导致日本占领了整个荷属东印度。

海战背景

1941 年 12 月 8 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几乎在同时,日军已在马来西亚登陆,四个小时之后,日军又在菲律宾登陆。当天上午 8 时,荷兰对日宣战;日本对此并未作出反应,却于 9 时 30 分向美国英国宣战。第二天的 9 时 30 分,美国对日宣战;英国也于同日 19 时向日本宣战。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住日军的神速推进。到圣诞节香港已经沦陷。1942年 1 月 2 日,马尼拉甲米地相继落入日军手中。整个东印度群岛已敞开在日军的炮口之下。由陆军中将今村均指挥的日本第 16 集团军战略意图很明确,他们将分兵三路进攻东印度群岛:西路部队,集结在金兰湾,准备进攻南苏门答腊邦加岛巨港,然后进攻西爪哇;中路部队,集结在达沃,准备占领打拉根、巴匣巴板、马辰,最后夺取东爪哇;东路部队也集结在达沃,计划占领万鸦老肯达里安汶、望加锡、帝次和巴匣。配合陆军的还有日本海军和海军航空兵
早在 1940 年底,荷兰就已经与英国开始讨论太平洋地区的防务问题。荷兰如此热心,是因为东印度群岛此时还是它的殖民地。然而直到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时,美、英、荷、澳等国仍未能就这一地区的防务做出切实有效的合作。直到 1942 年 1 月 10 日雅加达会议上,这几个国家才初步准备在太平洋建立盟军联合司令部。然而此时日军已乘胜前进,又攻占了打拉根和苏拉威西的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