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

中华道藏
《中华道藏》的编[zuǎn]是继明代《道藏》之后,近五百年来中国首次对道教经书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重修。
一般认为,将道书收集整理,编成丛书,从东晋就已经开始,但多数已经流失。现存的早期《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的《正统道藏》。后来继续编撰的还有《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
1996年起,由张继禹道长主持编修《中华道藏》,以明代正统、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归类,共分七大部类。全书在2004年出版发行,为繁体竖版16开本,共49册,收书1500多种,5500多卷,约6000余万字。[1][2]

编撰体例及特点

《中华道藏》以明《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全藏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