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山

马来西亚马六甲市的山
三宝山(Bukit China)意为“中国山”。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首府马六甲市郊小丘,为纪念三宝太监郑和而得名。山下青云亭附近有三保井,传说为郑和所凿。山脚耸立着纪念碑,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日殉难的志士。

简介

三宝山位于马六甲市的东南部,又名“中国山”。面积一零六英亩,高一千零九英尺,山虽不高,地势[]秀,山峰连绵起伏,占地160公顷。山上共有一万两千五百多座坟墓,是中国以外的最大华人坟山,是华人数百年来落地生根、辛勤开垦的见证,也是中马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亲善友谊的象征。最早是因明代三保太监郑和1406年访问马六甲时驻扎于此并经常在山上散步而得名“三保山”。

名称由来

马六甲的三宝山用马来语拼作Bukit Cina,Bukit意为“山”,Cina是“中国”的意思,可译为“中国山”。为什么当地华人叫它三宝山,马来人却称之为“中国山”?原来,“中国山”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友好使者郑和曾经到此,而且还缘于马来西亚最早史书中的一个美丽传说。在马来西亚史书《马来纪年》中,记载了一个明朝公主远嫁马六甲的故事,讲的是马六甲使者结束访华,准备回国,明朝皇帝决定将汉丽宝公主许配给马六甲苏丹,请使者护送公主到马六甲。抵达后,苏丹曼苏尔为汉丽宝的天姿国色惊叹不已,于是命她皈依伊斯兰教,迎娶入宫为王妃,汉丽宝和随从当时都住在这座山上,因此马来人称它为“中国山”。汉丽宝的故事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并被改编为话剧和大型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