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源寺

浙江省临安市的寺庙建筑
禅源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之昭明、旭日、翠微、阳和群峰之下,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为浙江名刹之一。该寺历代高僧辈出,传法系临济宗,远播东瀛。寺内建筑宏伟,为东南佛教圣地之一,道教称三十四洞天。[1][2][3]
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筹建成禅源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御笔题“禅源寺”匾额。山门上有直书“天目灵山”四字。山门左墙上有“中华永固,道德遐昌”;右墙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共十六个大字。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xiǎn],并于1865年重建。当年寺庙占地40余亩,有屋500余间,寺僧达1300余人。[2]
1941年,当时的禅源寺是浙西最高行政机关浙西行署、党务机关浙西办事处以及最高学府浙西第一临时中学(完全中学)所在地。同年4月15日,禅源寺遭到日军轰炸,除山门、天王殿和新客堂一小部分边房外,其他全部化为灰烬,其中包括明代传下的锦绣袈裟、来自泰国的藏经玉佛、来自印度舍利子珍品和方竹坛等。[2]1947年复建韦驮殿,随后又陆续建成大雄殿、药师殿、弥陀殿、莲池海会塔、五上客堂等。2012年,大华集团出资捐建禅源寺,包括藏经楼、方丈院、禅念佛堂、居士楼等。[1]

简介

四周环山,景色极为幽雅。历代高僧辈出,传法系临济宗,远播东瀛抗日战争时期,为浙江省一中 所在地,浙江大学内迁,曾暂驻于此。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遭日机轰炸,大雄宝殿及东厢建筑化为灰烬,禅源寺由此趋于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