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全称:香山普门禅寺,英文名:Xiangshan Bomun Temple)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与宝丰县交界处,为国家4A级景区,也是汉化观音文化发祥地。[2][3][4][5]
香山寺始建于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2][6]之后,香山寺历经唐宋至明清等多个朝代,多次毁于战乱后被重建。[2][7][8]1982年以后,有关部门对香山寺塔及附近的文物进行修葺加固。1986年,香山寺成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香山寺被列为鹰城外八景之一。2016年,香山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后,有关部门重建了香山寺的殿堂僧舍。[2] 香山寺占地约6万平方米。[9]该寺保持以塔为中心、四面配以殿堂的曼荼罗式布局形式。[10]香山寺建筑群主要由新旧两部分组成,香山石牌坊、天王殿、大慈悲殿、四面佛殿等建筑,是在原来寺院的基础上修建的,观音大士塔以及一些碑刻是原香山寺保存下来的。[11][a] 历史沿革
香山寺始建于东汉末期,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天竺僧人支法度来到火珠山附近,他觉得此地环境不错,且和天竺香山相似。便于本地的佛教徒一起在山上修建寺庙,并按照天竺佛教称谓命名为香山寺,供奉大悲观世音菩萨(亦称千手千眼佛)。[6][2]之后,香山寺历经唐宋等朝代,其多次毁于动乱时期,在历代均有过修葺或重建。[2][7]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重建了观音大士塔,该塔高33米,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