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抖音百科
复旦大学于2016年增设大气科学学科,并建立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目的是为了完善复旦大学的学科体系,加强复旦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 概括介绍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是地球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输送及其循环的关键桥梁和重要的决定因素。大气圈是地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它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大气科学旨在研究并揭示大气与空气质量多时空尺度变化的过程、特征、规律和机制及其与地球系统其他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天气、气候、大气环境质量的预报、预测和预估水平,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因此,在地球科学领域,大气科学近几十年来在国际上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的领头学科之一。特别是,大气科学为高质量的数值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提供了科学支撑,使其成为了现代科学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鉴于大气科学本身及其在地球科学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为了完善复旦大学的学科体系,加强复旦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复旦大学于2016年增设大气科学学科,并建立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 大气科学是综合性、交叉性强的现代科学。需要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如无线电、火箭、雷达、电子计算机与人造卫星,问世伊始,便被大气科学有效运用,促进了大气科学的迅猛发展。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借助复旦大学在上述学科方面已有的基础与实力开展大气科学研究,以天气、气候及其与大气环境的交叉为突破口,以全球变暖与大规模人类活动(长三角城市化的规模、强度与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为背景,研究极端天气事件(台风、暴雨、热浪、寒流等)、大气环境(雾霾、大气污染)、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等)等发生发展的机制、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与预报预警的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