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子

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草本植物
苕子(学名Vicia dasycarpa Ten.)属于豆科野豌豆属的草本植物,又叫蓝花草子、苕草、苕豆,肥田草、野碗豆,冬巢菜等,是一种重要的绿肥及优良牧草。苕子原产欧洲南部、亚洲西部,现已广为栽培,生长于海拔50-3000m处荒山、田边草丛及林中。苕子可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耐旱性,但不耐渍。它在我国南北方果园作为绿肥栽培利用的历史悠久,是果园中重要的绿肥作物之一。

形态特征

苕子萌发时子叶留在土中,胚芽出土后长成茎枝与羽状复叶。主根明显,侧根多,主要密集在30厘米左右的表土层,根部着生根瘤。茎方形中空,基部有3~5个分枝节,每个分枝节产生分枝3~4个。
茎蔓长达2~3米,匍匐或半匍匐生长,自然高度40~60厘米。叶片偶数羽状复叶,每个复叶上有小叶5~10对,小叶椭圆形,复叶顶端有卷须3~5个。蓝花苕子叶色较淡;光叶苕子茎叶长有稀而短的茸毛;毛叶苕子叶色较深,叶片较大,茎叶有浓密的茸毛。
苕子为总状花序,由叶腋间长出花梗,每梗上开小花10~30朵为一个花序,单株花序数达200个左右。荚果短矩形,长2~3厘米,宽0.6~1厘米,每荚有种子2~5粒,种子圆形,多为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