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伦理是一种跨文化和宗教的伦理观念,它包含了所有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基本伦理原则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1]。这种伦理观强调的是全生态世界观、存在是爱的人生观以及共同幸福的价值观,旨在通过德性、理性、实用精神的驱动,提高人类共同体的人格文明、生态文明和产业文明,从而服务于一个和谐、幸福、圆满的世界。 定义
世界伦理的概念是由人学家张荣寰于2007年5月提出的。这一概念不仅包括了宗教对话、政党对话、民族对话等多种形式的交流,还涉及到了多元文化的对话,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理解和和平。世界伦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被用于构建国民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社会伦理和新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和理解的重要前提。[2] 指导思想
世界伦理的指导思想在于提升个人品质和实证真理的精神,这些理念构成了国民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社会伦理和新文化的基石。通过世界伦理的认知 体系,可以增强各个民族、语言、宗派和国家的道德水平,并且鼓励他们之间相互认同,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反思自身,勇于自我批评,建立广泛的教育共识,最终达到互相关爱、包容和友好的状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