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迪知

凌迪知
凌迪知(1529-1600),字稚哲,号绎泉,出生于浙江湖州织里镇晟舍,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和雕版印书家。他是著名文学家凌濛初的父亲,而他的从弟凌稚隆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和雕版印刷家。凌迪知以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和对雕版印刷技术的贡献而闻名。他在72岁时逝世。[1]

人物经历

凌迪知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通过丙辰科考试成为进士,随后担任工部郎中。在任职期间,他因处理斋醮事宜时的表现而受到宦官的不满,最终被贬至定州担任同知。在定州,他提出了一条鞭法来解决地方财政问题,这一方法后来被其他地区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他先后升任大名府通判和常州府同知。晚年辞官回乡后,他专注于著书和校核书籍,致力于雕版印刷事业,直至72岁逝世。[2]

家庭背景

凌迪知出身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凌约言曾任南京刑部员外郎,母亲潘氏则被封为太安人。除了儿子凌蒙初之外,他还育有两个弟弟,分别是凌述知、凌遇知和凌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