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鞋

起源于美国的滑轮运动鞋
暴走鞋(英文名:Heelys),又称飞行鞋、变形鞋,[1]起源于美国,外观是普通运动鞋,但鞋底有可以弹出和收回的滑轮。[2][3][4]
1999年,罗杰·亚当斯(Roger Adams)产生了在鞋底上安装轮子的想法,暴走鞋由此诞生,同年,他为暴走鞋登记了专利。[5][6]2001年,暴走鞋传到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随后,覆盖到东南亚各国。[1]2012年,南京市教育局在《校园安全》第一期中明文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学生穿着“暴走鞋”。[7]2023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对儿童暴走鞋进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表示存在质量安全风险。[4]
常见的暴走鞋包括单轮暴走鞋、双轮暴走鞋、鞋底嵌入式四轮暴走鞋和轮架弹出式四轮暴走鞋。[4]2005年,暴走鞋在美国销售额达到3600万美元,增长250%;在欧洲销售额为240万美元,增长200%。[8]暴走鞋结合了轮滑鞋和运动鞋的功能,既满足日常穿着的舒适性,又能体验轮滑, [1]但长时间穿暴走鞋滑行,会引起脚后跟过度隆起,导致足底纤维、脂肪增厚,甚至肌肉发炎;还会导致足弓缓平,甚至塌陷,形成扁平足。严重者可造成筋膜炎,引发脚部剧痛。[9]

历史沿革

暴走鞋最早起源于美国,1999年,罗杰·亚当斯(Roger Adams)产生了在鞋底上安装轮子的想法。他在9个月大的时候就穿上了第一双旱冰鞋,几年后,当他住在亨廷顿海滩时,看到孩子们踩着滑板和旱冰鞋四处飞奔,于是他产生了新的想法,切开一双运动鞋,插入一个滑板轮,然后诞生了Heelys,也就是暴走鞋。同年,罗杰·亚当斯为暴走鞋登记了专利。[5][6]2001年传到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随后,覆盖到东南亚各国。[1]2011年时,暴走鞋开始在中国市场火爆。[3][9]2012年,南京市教育局在《校园安全》第一期中明文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学生穿着“暴走鞋”。[7]2023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对儿童暴走鞋进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表示存在质量安全风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