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姓

传统汉族姓氏之一
盛姓是一个传统汉族姓氏,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属以邑为氏。[1]
盛姓源自河南,最初在汝南(今河南上蔡)和梁国(今河南商丘)形成了望族。东汉时期,盛姓开始向四川云南等地迁徙。如今,盛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尤其在北京、河北山东、湖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的人口较为集中。[2]
盛姓的来源有四种说法。一说以封地为名。盛国为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六十里),出于姬姓,存在于周穆王时期。春秋时盛国被齐国所灭,盛国国君的后人以国名为姓。[1]另一说为改姓说。汉元帝时,北海太守名叫奭伟。为了避讳汉元帝刘奭的名号,于是改奭姓为盛姓,名盛伟,之后发展成为盛氏一族。[3]第三种说法是少数民族改姓。清朝满族有盛佳氏,进入中原后改为盛姓。[2]第四种说法是出自官位,西周时期官吏白盛的后裔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百家姓》中,盛姓排在第146位;而在实际的人口普查中,盛姓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75位。据统计,盛姓总人口约8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4%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吉林等地。[2][4]盛姓名人有东汉的盛吉、宋代的盛度、晚清的盛宣怀、现代的盛治华等。[1][4]

历史沿革